造车武林,谁主沉浮?

作者:睿华 2022-11-01

PART.1
巨头之战


图片


2021年盛夏未至,造车新势力的赛道上,已然火热而拥挤,一场巨头跨界之战就此打响。


图片
5月:360高调官宣牵手哪吒汽车,将深度合作参与到汽车研发和生产中。

发布会上周鸿祎直言:“中国互联网经过20年的发展,很多公司在数字化技术方面,已经实现了积累。数字化是中国互联网的下半场,造车是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因此造车是数字化下半场不能错失的一个领域。”

图片
4月: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透露造车计划:我们通过合作帮车企造车。

华为一口气发布鸿蒙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计算平台、4D成像毫米波雷达等车机领域新技术。华为还专门设计了LOGO“Huawei Inside”,简称“HI”,它代表着“HUAWEI Intelligent Automotive Solution”(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图片
3月:小米董事会批准智能电动车业务,现金储备1080亿元。

小米的优势在于,过往积累的电子企业供应链资源,可以继续延展到造车领域。同时拥有完善的营销渠道和用户群体,这极大可能在未来给小米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创新。

图片
1月:百度宣布与吉利控股组建集度汽车,正式向造车进军。

百度造车公司(集度汽车)CEO夏一平直言:“跟别人希望把电动车普及的道理一样,我们希望把无人驾驶技术普及。”集度从诞生之初,就有百度地图、人工智能、Apollo自动驾驶、小度车载等百度技术矩阵全面护航。

……


PART.2
“破”与“立”


图片

与造车热潮形成鲜明对比的,目前新能源智能汽车在汽车市场总销量中仍属九牛一毛。

 

——2020年,全球销量排名前十的造车企业总共卖出了约5900万台车。

——排名第一的丰田在全球范围内共卖出953万台车。

——全球范围内销量最高的新能源车品牌是特斯拉,全年在全球范围内的销量刚刚达到50万台


图片


当我们还在考虑是否购买电动汽车时,各路行业大佬早已敏锐觉察到汽车行业悄然到来的新一轮变革,以及这背后的万亿级甚至更大的市场空间。

 

于是就有了前面看到的场景:软件、互联网、3C、家电、地产、出行……谁也未曾料到,被认为拥有高壁垒的汽车行业,如今却成为了各行业巨头跨界云集的硝烟战场。甚至有人认为,新一轮造车浪潮仍“不够热”。


随着入局者的增多,汽车行业未来发展业态越发扑朔迷离。


智能电动、超长续航、自动驾驶、智能座舱……从“能源替代”带来的换车潮,到随之而来上下游产业链的除旧布新,每位入局造车的“新玩家”玩法迥异、百花齐放。


在内燃机汽车诞生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汽车行业或将迎来一轮全新发展。

 

决定未来汽车成功与否的关键究竟是什么?

巨头当中究竟哪家企业实力最强?

谁能笑到最后?

 

想要预测哪家企业能在新一轮造车浪潮中拔得头筹,必须先回答一个更基础的问题:未来的车是什么?


过去烧石油如今烧电,未来可能还会烧点别的。不管烧什么,动力一传动,轮胎贴着地面往前跑,这事就成了。

未来的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还是5G万物互联的重要应用场景。过去,我们通过手机网上冲浪;未来,我们通过汽车。

未来的车是一份相比公共交通而言更随意与便捷的出行方式。无人驾驶、不用买车、随叫随到……

未来的车将是新一轮万亿市场,我有钱有实力,当然也要抢占造车的风口,在未来汽车行业当中占据一席之地。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千个想要造车的企业眼中,有一千种属于未来的车。

 

与众不同的答案,恰好解释了各路巨头能够跨界切入造车新赛道的原因。想要找出谁能笑到最后?不妨先把这群“新玩家”分分类。


四个轮子+智能系统

未来的车不是车,它将成为实现万物互联场景的关键智能终端。


这是百度、小米、华为等众多中国科技和互联网企业给出的答案,也是它们能够入局的关键原因。

 

科技要素无疑是推动新一轮汽车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随着自动驾驶、车载系统、人车交互等技术的发展,智能汽车正在从机械运输工具逐渐成为一个电子产品,一个人工智能、云、边缘计算、大数据、图像识别等技术的真实操练场。


基于上述理解,华为、百度和小米选择了各自的优势领域入局造车:

 

打造智能系统软硬件的华为:选择从最基础的计算与通信架构,前端到后端的智能座舱、5G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系统切入造车赛道,综合运用麒麟芯片与鸿蒙操作系统。

 

加速实现自动驾驶量产落地的百度:着眼于人工智能与无人驾驶技术应用,彻底释放了消费者的双手与时间,力图通过改变人车关系,创造全新的流量场景和商业图景。

 

营造全新智能应用场景的小米:将智能家居、用户体验优化等方面的经验,复制和链接到智能汽车场景当中去,能够帮助小米获得比新能源车企更加多元的领先优势。小米自身庞大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可联动汽车提供智能个性化服务,以获得更多新生代用户的认可。


如果把新一轮造车浪潮当中的各家势力比作武林门派,那么以华为、小米、百度更像是武当派,注重打造汽车的“内功”——智能系统。


从工具到服务


未来的车将演变成满足消费者便捷出行的服务,买车这一行为将成为历史。


这是滴滴等当下的出行服务提供商给出的答案。它们选择从消费者需求出发构建未来的出行解决方案。而造车,只是为了提供成本更低、更统一,质量更高的出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出行服务需求出发,来配置车辆和提供服务,无疑是未来资源最大化利用的理想场景。

 

回到当下,有的网约车平台选择直接与车企开展深度合作和集体采购,例如享道出行与上汽荣威,既能够提升品牌感知,又提高了平台用车的使用感受;


有的网约车平台则直接隶属于汽车集团,例如吉利集团的曹操出行,平台全部采用吉利汽车的新能源车型进行运作;


当然,还有在出行上下游广泛布局的滴滴,试图通过造车形成完整的出行服务闭环。

 

未来,随着出行服务质量和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在使用出行服务时有望享受到与自己开车出行相近的体验,还省去了购车、养车的费用,以及自驾车可能需要承担的风险。

 

到那时,如果出行服务提供商同时具备造车能力,其运营成本会肉眼可见的更低,而统一的品牌感知力和服务质量也更容易得到保障。

 

面对当下数量众多、竞争激烈的出行服务市场,谁能够真正实现出行服务质的飞跃,滴滴能否造车成功,依旧需要时间来验证。从售卖“效率硬件”,到售卖“用户服务”,如何打造智能系统和物联生态,成为了决胜未来的关键。


聚焦出行服务场景的造车新势力,就像武林门派当中的峨眉派,不再以“造车-卖车”的传统模式与其他竞争对手硬碰硬,而选择“以柔克刚”,以场景取胜。


烧油?用电!

未来的车依旧是车,新能源技术的革新让烧油变成了用电。


这是以奔驰、宝马、大众、丰田等为代表的传统车企给出的答案。


未来汽车动能由燃油向新能源的转化,既是政策导向的结果,也是节能环保的应有之义。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形势愈加严峻,世界各国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这样的宏观政策促成全球汽车行业向着新能源方向发展。

 

基于上述理解,传统车企更多选择将“电动化转型”这一策略用于抢占未来市场的关键位置。中国作为全球汽车市场份额第一大国,率先提出了要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通过一系列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助推中国新能源车企在全球电动化造车浪潮中抢得先机。

 

放眼全球,2020年以来传统车企对于中国造车新势力的重视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被称为中国新能源造车“三叉戟”的小鹏、蔚来和理想,成为了传统车企进军新能源赛场的直接近身对手。


比亚迪CEO王传福曾断言:“2021年将是中国电动车发展元年,行业格局将加速调整。”

 

为了扭转因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而对燃油车系列销量造成的冲击,同时进一步争取更多用户,奔驰计划在2030年将电动车型的销售比重提升到全部新车销量的一半以上,并首次推出了豪华电动车型EQS;宝马的电动旗舰车型BWM iX也在刚刚结束的上海车展进行了首秀。

 

传统车企更像是武林门派之中的少林。


一方面,传统车企有着更为深厚的积淀。从生产到销售乃至售后服务都有非常完善的体系和标准。自信无论外界出现哪些变化,它们都能从容应对。


另一方面,动力系统的变化也为传统车企带来了危机感。如何跟上电动浪潮,抢占新的市场同样值得更进一步的思考。


兵家必争之地

看好未来汽车产业,以资本入局新赛道抢占新高地。


这是以恒大、创维为代表的跨界选手给出的答案。

 

早在2003年前后,中国的家电行业就曾涌起过一股“造车热”。美的、奥克斯纷纷跨界造车,富士康、五粮液也曾通过收购、并购的方式想要跨界造车,而他们显然都低估了造车的成本与难度,尝试几年之后,纷纷中止或暂停了造车的进程。

 

2012年中国务院印发节能与新能源车产业发展规划,成为了我国万众造车的新起点。政策支持、高额补贴以及特斯拉成功案例的引领,使得最高峰时期,一度有超过300家造车新势力开启造车之旅。


虽然中国的电池动力技术打破欧美、日系垄断百年的内燃发动机壁垒;成熟的供应链代工厂也能保证基本的车辆主机制造工艺,但汽车产业链相比互联网、科技企业的产业链要长得多,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以及时间和耐心。


目前,号称投入巨大资金造车的恒大、创维等地产、家电业巨头,都尚未看到量产车型。


新一批入局的家电、地产跨界巨头,就像是武林当中的华山派,虽然武艺超群,但想要在跨界后在汽车产业成功跨界并站稳脚跟,或许仍需更多的资源支持与时间考验。

 

PART.3
大热与大势



造车大热的背后,是汽车行业的新一轮大势:汽车行业从机械化走向电动化、智能化。

 

过去以发动机、变速箱为代表的传统供应链体系正在改变,向以电池、电驱动、电控组成的“三电”系统和智能网联系统为代表的新供应体系转变。

 

当下,一辆中端汽车的总成本中,电子器件占比超30%,主导着汽车行驶、安全、舒适等性能的方方面面。未来,整车电子器件成本或将超50%。

 

电动汽车的零部件总数相比燃油车也减少约1/3,车载系统平台、无人驾驶等技术的落地应用,正在成为汽车行业变革的核心。


中国以电池、智能网联系统、无人驾驶为代表的新供应体系正在形成。


图片

图-智能汽车相比于传统车的价值链曲线示意图(来源:罗兰贝格)

 

与此同时,智能汽车在原有的底盘、车架和零部件等硬件环节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添加了系统、网联、应用等软件集成。


网联化产生的庞大数据流量,对未来智能汽车芯片、网络以及图像识别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芯片和系统在汽车中占的比重越来越高,汽车市场在未来有可能成为半导体行业增长的新的驱动力之一。

 

随着2018年中国汽车销售增长开始由正转负,汽车行业进入存量博弈时代。过去以销量增长带动利润增长的模式也将发生重大变化,渠道销售将不再是未来车企利润的主要来源,售后服务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一方面,新零售场景的丰富将深刻影响新车、二手车、汽车金融等业务的发展。电商巨头入局汽车销售,将为传统销售模式带来深层次变革,也会进一步提升相关衍生服务的价值。

 

另一方面,更多商业模式创新将在全新的应用场景下应运而生。智能车作为一种新的智能终端,类比智能手机时代,其道路行驶数据、人车交互数据等大数据价值正有待被充分挖掘和使用。

 

讲到最后,造车之战才刚刚开始,注定是一个长周期的战事,未来竞争只会越演越烈,每一个巨头的涌入都会加速这一进程。虽然最终最主沉浮尚未定论,但我们能够看到,众多优秀的中国企业在新能源智能汽车的正确赛道上奋力向前。


百年汽车产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中国的经济环境较为有利、国家政策支持智能汽车产业创新、5G技术和智能网联技术推广迅速、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的接受度更高,为中国汽车产业提供了百年一遇的机会窗口。在这个窗口期之下,任何一个品牌都有可能把握住机会,实现换道超车。


希望中国车企最终能有倚天剑横空出世。


号令天下,莫敢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