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不造车的秘密,藏在鸿蒙里
21.jpeg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西游记》


古人认为开天辟地之后,才有了万物和人间,鸿蒙则特指盘古开天地之前,天地不分浑沌一片的状态。


现在,鸿蒙有了另外一层含义:6月2日晚,华为在线举办“HarmonyOS 2(鸿蒙操作系统)及华为全场景新品发布会”,这也意味着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智能汽车,有望正式走向市场。


-6月2日华为发布会后,北京汽车报官方微信公布一则海报,宣布北京汽车将在今年内推出全球首款搭载鸿蒙 HarmonyOS系统的燃油SUV。


-2021上海车展前夕,北京汽车与华为联合推出首款纯电动高阶自动驾驶量产车—ARCFOX极狐阿尔法S。


一边是华为与各路车企频繁同框,一边是反复强调“不造车”的华为。为什么华为如此坚决表示不会造车,而外界却总有华为造车的传闻呢?


汽车行业正经历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网联化颠覆式变革的发展浪潮。拥有万亿级市场空间的汽车行业在未来智能汽车时代,产业链上的价值分布将发生巨大改变,软件价值将成为智能汽车产业链中的最大增量。


反观华为,其深厚的ICT技术储备、强大的研发能力和迅速的战略执行力,共同构成了华为在智能化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华为所谓“不造车”,只是“不造整车“,而是从汽车产业价值链中更高层次的智能车机软件市场,切入智能汽车领域,这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选择。


常常有人拿华为当年“不做手机”和“不造车”相提并论,殊不知这背后的逻辑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华为的打法,在赛道不断变化的掩护下,已经从过去的被动追赶,升级为今天的主动出击。通过抢占产业制高点,赢得了行业发展先机。


PART.1
整车制造vs智能车机软件:华为战略选择的真相

22.png


相较争相入局整车制造的各家造车新势力,华为的战略选择显然更胜一筹。


华为选择深度切入智能化、电动化及网联化领域,而非制造整车,正是基于对自身在ICT领域的绝对优势和未来市场竞争优势内在逻辑的深度分析后作出的决策。


从技术演进路径和应用场景创新来看,智能汽车其实和智能手机具有极高的相似度,汽车无疑将成为继手机之后体量最大的新一代智能终端。


过去,智能手机颠覆了传统功能机以机械按键为枢纽的交互方式,从视觉+触觉的角度进行创新性设计,实现了从通信工具到万能“场景性工具”的华丽转身。


现在,智能汽车拥有相似的发展路径,以华为的智能座舱系统为例,鸿蒙OS是华为智能座舱的核心,分布式架构的鸿蒙OS将打破不同智能终端之间的壁垒。


23.jpeg


鸿蒙OS +麒麟芯片组,其本质是车的“芯、屏、网”控制系统,管理的是人机交互为主的车载控制,支撑车载娱乐、AIoT互联等,为消费者提供“1+8+N”全场景的智能出行体验,进一步驱动汽车从传统的出行工具转变为共享的“移动第三空间”。未来,随着鸿蒙OS的落地,智能座舱将成为华为在汽车领域后端收费的核心入口。


从汽车行业价值重心变化来看(见图1),相较于传统车,智能车价值链上的整车制造和零部件生产的价值增值占比大大降低。软件价值将是智能汽车领域中最大的增量,智能化技术将取代发动机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的“皇冠上的明珠”。


行业价值分布和竞争逻辑的变化,提供了后来者赶超的“机会窗口”。一旦基于鸿蒙OS的生态构建完成,华为将站在整个行业的价值链顶端,这是一种“一览众山小”和成为行业引领者的梦想。


24.png

图1 中国智能车产业链相比于传统车价值链增值空间变化(单位:元人民币)


PART.2

Huawei Inside的雄心:打造汽车界intel?



25.png


为产业赋能是华为一贯的商业逻辑,而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层出不穷,华为认为过去单纯的“被集成”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华为和生态伙伴都需要能力提升。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华为推出了Huawei Inside(HI)——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它通过更深入理解客户的需求,和伙伴、客户一起联合创新,牵引自身打造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数字平台。


当下,华为正在通过HI模式与众多车企的密集合作,以最快的速度拓宽自身的汽车“朋友圈”,赋能新能源汽车以及传统燃油车更好、更快实现智能化、网联化转型升级。


显而易见,在智能汽车软件生态上蓄力已久的华为,对于智能汽车业务的定位显然不止于Tier1,已经展露出了打造汽车界Intel,通过Huawei Inside实现生态赋能的野心。


展开来看,Huawei Inside是集芯片、操作系统、感知硬件、决策融合算法、云计算等优势为一体,打造的汽车技术闭环。具体可概括为1+4+N,即1个全新的计算与通信架构、4大智能系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和智能车云服务)等等。


以自动驾驶为例,自动驾驶最重要的两大核心技术是驾驶平台的计算能力以及激光雷达。华为自动驾驶平台MDC600在算力、能效比、软硬件耦合度、车规级认证等方面皆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华为自2016年开始研发激光雷达,启用“爬北坡战略”直接生产面向前装量产的中长距激光雷达。目前,华为激光雷达已经在北汽ARCFOX极狐HBT上搭载,未来极有可能出现在更多合作伙伴车企的车型上。


从“被集成”到生态赋能,实际上就是华为对自身商业模式成功经验和积累资源的“内生外化”。未来,随着华为与车企合作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拓宽,汽车行业极有可能在华为生态的推动下加速完成新一轮的产业洗牌和整合。


PART.3
鸿蒙的意义:华为跻身生态巨头的入场券

26.png


全球市值前三的谷歌、苹果、微软都拥有各自的操作系统。其中,移动终端操作系统大部分市场份额被谷歌Android系统和苹果iOS所瓜分,直到鸿蒙的出现。


鸿蒙系统可以实现华为技术的无处不在。被西方制裁以来,华为手机硬件市场优势日渐削弱。而鸿蒙操作系统是华为ICT技术的集大成者,不仅能够有望帮助华为有效摆脱芯片封锁带来的业务风险,实现业务的延续;而且在未来全场景智慧生活中发挥着联结、协同、统一的关键作用。


鸿蒙系统是华为跻身生态巨头的入场券。拥有鸿蒙操作系统之后,华为有望实现将包括手机在内的电脑、汽车以及智能家电等众多物联网智能终端纳入华为生态,打造华为分布式全场景智能产品的新时代。这是华为自流程重构和产品重构以来的又一次重大变革——生态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