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新的时代“风口”下要实现超越,应重视大学的力量!

作者:吴晓波 1970-01-01

人工智能、区块链、云、大数据、边缘计算.....新时代下,尽管各类“变局”与不确定性因素席卷而来,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仍势不可挡,正在疫情推动下加速深入。

在此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新风口”正加速显现。而要想抓住这个风口、实现超越,我们应该怎么做?或许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吴晓波日前在2020浙江省产学研合作促进大会上的一个演讲给出了答案:“重视大学的力量!”

演讲中,他结合新时代下的“新风口”与斯坦福大学打造的创新链与产业链,以“新时期的产学研一体化”为题,分析了原始创新以及产学研一体化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对“如何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生态体系”的思考。

以下为演讲精要。


图片

01

新时代下,如何抓住“新风口”?


当前,中国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入的新时代。在这样的新时代下,ABCDE(AI、区块链、云、大数据、边缘计算)技术所带来的新的推动力,和以往任何时代都不一样。


比如,如今我们一个人的脑袋可以获得来自全世界的知识与智慧;我们一个人可以知晓上溯几千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快速了解目前科学领域最前沿的进展。信息、资源等的快速获取,这将是一个全新的风口,且2020年突发的新冠疫情,正在加速这个新风口的推进。


世界顶级杂志《Science》在纪念创刊150周年时推出了125个科学前沿问题,其中有一个软科学问题是:为什么一些国家往前走,却还有更多国家是停滞的?我们知道可能是因为“追赶的陷阱”,或是“中等收入的陷阱”,比如南美、东南亚在这方面的问题都很典型。


因此,中国要实现后来居上、超上去,而不只是赶上去,必须要抓住当下这个新风口。


我们回看建国以来70多年的发展,前期我们是学苏联的,后来自力更生、自主开花,然后改革开放,向全世界学习新的技术、新的思想。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产业的源头活水不得不说是以外源为主,几乎都来自海外发达国家。


而到了现在这个新时期,我认为和过去最大的不同在于,我们的内源开始崛起。内源在哪里?首先还是来自大学。


从科学实验探索性的研究到产业化初期的种子,再到各种各样的人才,都是从大学里孵化出来的。也因此,在新时代新风口下,国家对大学的重视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02

驱动原始创新的源头,在哪儿?


如今我们常常讲原始创新,原始创新非常重要的一点就要对接源头,而源头在哪里?大学是个非常重要的地方。

简单举个例子,我们来看斯坦福大学。斯坦福校友创业企业带动的产业发展可以成为全球第十大经济体,这是它的特点。但更重要的是,它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图片


1939年惠普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对接大学源头的校友创业成为一种成功模式。惠普的两个创始人都是斯坦福的学生,毕业后一个留在大学,一个去了企业,但两年后,他们在斯坦福大学教授Fred Terman的鼓励与支持下,还是选择了创业,于是就建立了这样一个公司,从一个车库里创办工作坊开始。1951年,他们率先成立了斯坦福工业园区,这个工业园区对接产业,而产业对接那些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意味着什么,他们对接到了大学这个源头。

再后来,从半导体晶体管的发明所带来的电子产业革命斯坦福校友运行国家加速器实验室所带来的集成电路发展、斯坦福大学建立“技术许可办公室”将大学实验室与教授的技术实验创新成果转移给企业所带来的PC产业的发展,再到互联网及移动解决方案,以及现在非常典型的人工智能,万物互联,这一波又一波的创新浪潮,以及思科、特斯拉、雅虎、Facebook、Google等一个又一个企业的诞生,背后其实是从斯坦福大学这个源头出发的创新链在推动。

这个创新链带动产业链,不仅对美国的贡献巨大,而且还推动了整个全球产业的变化

其实不只是斯坦福,MIT也有很多这样具体的事情。那么这些作为创新源头的大学,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现在看来,是冒险的文化,有才华、有想象力的学生,以及大学、社区风投和产业的合作。可见,产学研一体化,才是真正推动原始创新的力量。


图片


最前沿的表现,就在于独角兽企业的崛起。我们可以看到,那些独角兽企业成立不到十年,估值超过10亿,大部分企业都是极具创新性的企业。除了美国之外,我们看全球的独角兽企业,中国是最多的,而中国的独角兽企业主要分布在哪里?最多的是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这4个地方。


为什么?因为北京、上海集聚了中国最多的一流大学,而杭州有我们浙大,深圳自身虽没有好的大学,但它对接的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还有哈工大等等一批很优秀的大学。

这就是大学推动的新一轮“产学研一体化”,我认为这是一种新的范式,尤其对中国来说是一种新的范式,这是非常具有战略意义的。

03
如何建立 “产学研一体化”生态体系?

产学研一体化的整个生态体系要如何建立?事实上,我们杭州已经开始形成这样一套“科创大走廊”的体系。


先前我在嘉兴海宁校区那边推广了一个新的概念,G60高速公路沿线的科技大走廊,可以对接杭州跟上海整个一条大走廊。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新的生态链的形成,但它的形成,要有我们自己源头的创新链来驱动产业链。


具体而言,第一,要有一个基本的思想,通过政产学研合作,构建一个以大学为核心的创新链、产业链源头体系,加强推动企业跟大学的合作,推动政府资源向大学倾斜。在这方面,我们其实比硅谷更有优势。因为中国有制度优势,使得我们在各种资源整合和利用开发上也更具优势。


第二,企业必须要主动对接大学,跟大学建立联合中心、联合实验室,跟大学共同创造风投平台、孵化器平台。


第三,大学的创新源头不仅仅是在科技开发本身,更重要的一点是人才。能够对接源头的那些人才,往往都极具创新性,特别是具有企业家精神。所以培养具有这些特质的科学家、工程师等,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突破原有的边界,通过跨学科、跨学校、跨文化等来培养人才。


图片

最后,我希望大家可以共同努力去抓住新时代下这样的机会窗口,努力奋斗,通过我们的创新体系构建,甚至是一种重塑,来让浙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窗口”。